3月30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正式对外发布《2021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简称《报告》)。值得关注的是,《报告》全文18处提及“智能”这个关键词,重点强调“全行业以煤矿智能化建设为引领,深入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煤炭产业深度融合、向煤炭生产经营各环节延伸。”矿山无人驾驶企业等“智慧矿山”建设者的价值,正在受到全行业的关注和认可。(文末附《报告》原文获取方式)
01
2021年,煤炭行业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再创新成绩。数据显示,全国原煤产量完成41.3亿吨,创历史新高;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万亿元,利润总额7023.1亿元。
《报告》预计,2022年全国煤炭市场供需将保持基本平衡态势。同时强调,当前我国煤炭行业仍然需要全力做好煤炭安全稳定供应。加强煤炭资源保护,提高资源采出率。深入研究我国大型煤炭基地的资源条件、开发潜力、区位特点等,建设一批安全高效智能化煤矿。
矿山无人驾驶作为“智慧矿山”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煤矿运营降本增效的重要一环。矿山无人驾驶技术,可通过调度平台,实现无人驾驶车辆编组智能调度,实现多班连续编组生产作业,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作业效率,促进产能逐步提升。
作为国内领先的矿区无人驾驶全栈技术与运营服务提供商,易控智驾目前已在国家能源集团和特变电工等大型露天矿区进行无人驾驶7*24小时常态化试运营,成为行业率先切入真实运营场景的矿区无人驾驶公司。
02
值得关注的是,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报告》数据显示,百万吨死亡人数降至0.044 人,同比下降24%。
安全生产问题是矿山行业的底线,也是一直以来难以避免的痛点,《报告》指出,煤炭行业改革发展面临许多新任务新挑战:煤矿智能化、数字化建设关键技术有待突破,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约束日益强化。
在安全事故中,运输事故占比最高,因此有效解决矿区安全生产问题,无人驾驶是重要的解决思路之一。随着矿区无人驾驶技术不断普及应用,安全生产形势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和改善。目前无人驾驶运营下,从前的司机化身安全员,只需要对车辆进行点检和安全监管,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系数。随着技术进一步成熟,无人驾驶可实现运输环节无人参与,只需要进行远程监管,从而完全消除了运输环节的安全隐患。
据悉,易控智驾以运营切入真实场景,打磨技术形成数据闭环,目前已经形成了“调度指挥平台及配套调度中心、单车无人驾驶系统、网络通信系统、协同作业系统”四位一体的矿用无人驾驶运输运营落地应用体系。
此外,在解决矿区安全生产问题上,大型煤炭企业更加重视智能化、无人化建设,也更加有能力和意愿增大研发投入。数据显示,大型煤炭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2%左右,大型煤炭企业采煤机械化程度提高到98.95%。与此同时,煤炭集约开发布局也在进一步优化。《报告》显示,煤炭生产重心加快向优势企业集中。年产12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所产量占全国的85%左右。集约化开发、大型煤所占绝对比重,未来,需要易控智驾等无人驾驶技术提供者贡献智慧。
03
《报告》强调,煤炭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纵深推进。全行业以煤矿智能化建设为引领,深入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煤炭产业深度融合、向煤炭生产经营各环节延伸。
截至2021年底,全行业建成一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成800多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多种类型煤矿机器人在煤矿井下示范应用,推动了煤矿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由此可见,矿山智能化、无人化发展已经成为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数据测算显示,国内露天煤矿年开采土石方量约56亿立方米,平均运输单价按4.5元每立方米,对应的土方剥离市场规模大概在252亿/年。如将铁矿、有色金属矿、砂石骨料矿等计算在内,国内土石方运输市场规模超过了1300亿元每年,通过智能化、无人化赋能产业,已经是大势所趋,矿区无人驾驶市场空间广阔。
在商业化进程中,易控智驾与宽体车的头部公司同力重工、临工重机达成深度合作,并获得了全球金属矿业巨头紫金矿业的战略投资,形成了深度绑定。
回顾2021年煤炭行业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关键词。在众多技术解决方案中,易控智驾等无人驾驶全栈技术与运营服务提供商正在不断推动落地应用,属于矿山无人驾驶的时代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