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3 日,非煤露天矿山安全智能开采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 “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工作会议于湖南长沙顺利举行。会议全面总结了实验室 2024 年度建设成果,并围绕未来发展路径与科研方向展开深入研讨。易控智驾作为实验室共建单位受邀参会。
会议现场星光熠熠,中国科学院何满潮院士,中国工程院陈勇院士、谢先启院士、陈湘生院士、吴爱祥院士亲临现场,为会议带来深厚的学术智慧与专业引领。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二级巡视员牛军、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湖南局局长吴卫龙、湖南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危管支队副支队长王森森,以及来自行业的 50 余位领导、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举。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二级巡视员 牛军
牛军在讲话中指出,作为国内非煤露天矿山安全智能开采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必须坚守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开放合作、规范管理” 四大核心发展方向,要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加速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切实发挥对行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也将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把实验室纳入国家矿山安全技术创新体系,助力其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科研平台。
宏大爆破总经理、实验室管理委员会主任谢守冬在致辞中回顾了实验室一年来的重要进展。他指出,实验室通过大力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模式,积极联合高校、企业针对多场景开展技术攻关,成功突破露天矿山探钻爆采运排全流程智能化技术难点,顺利建成大排智能矿山示范工程。与此同时,实验室培育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科研团队,为行业源源不断地输送高层次人才。谢守冬强调,实验室未来将紧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行业发展需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智能化技术的引领作用,全力推动矿山安全生产与高质量发展。
会议期间,易控智驾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林巧以《基于视觉语言大模型的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在矿卡无人驾驶的应用探索》为题作重点课题阶段性成果汇报。在2024年,国内累计在矿无人驾驶矿卡近2000台,矿山无人驾驶已从试验走向商业化、规模化应用,矿卡无人驾驶面临环境快速变化下混行混编的技术挑战。基于大模型(包括但不限于语言大模型LLM、视觉语言模型VLM等)的矿山场景自动驾驶行为决策算法,易控智驾联合中科院自动化所团队进行相关课题研究,旨在增强矿山无人驾驶应对复杂场景的能力,采矿场复杂背景下识别和解释这些多样化元素的准确性,从而提升自动驾驶矿车的智能性,为运输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目前,该课题研究的论文已被机器人领域顶级会议ICRA 2025录用。林巧表示,未来将在实验室各项课题引领下,与更多合作方携手,在更多露天矿实现无人驾驶规模化应用。
此次学术委员会会议的圆满举办,标志着实验室在科研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展望未来,实验室将秉持 “开放、流动、联合、竞争” 方针,持续推进相关研究的科技进步与创新,积极为全球智能矿山建设贡献中国方案与智慧。
第一届学术委员会成员武汉大学教授卢文波、东北大学资土学院院长朱万成、易控智驾董事长张磊、河南理工大学原校长杨小林、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成、华为矿山军团总裁陈银绪、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王亚飞、安徽理工大学教授徐颖等参加会议。